用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作為換取願望的代價,向來都是故事的基模(schema),譬如說小美人魚要變成人就要失去美麗的歌聲。你還記得那個在社交平台上曾經不斷瘋傳、紅極一時的韓國獵奇漫畫《整容液》嗎?

 

短篇漫畫《整容液》作品出自於韓國男性漫畫家吳城垈手筆,他在 2013 年於韓國網絡漫畫平台 Naver webtoon 連載《奇奇怪怪》系列短篇漫畫,當中以 2015 年發表、用黑色幽默探討韓國普遍整形現象的漫畫《整容液》最為知名。劇情描述一個因肥胖而屢受歧視的女孩,偶然購買到整容液並成功整形,如願成為備受歡迎的女神。正當她結識到高富帥、甚至獲經紀公司簽約當藝人之時,整容液在她的身體開始產生副作用後,讓她的人生也逐漸失控脫軌。

 

吳城垈大膽觸碰韓國敏感的整形話題,並深刻地批評韓國社會的「外貌至上主義」文化,將人性之惡表現得淋漓盡致。韓國的造星文化追捧纖瘦體態,媒體不斷生產一批又一批「花美男」、「花美女」,以致不少人對自己感到外貌焦慮,整型宛如家常便飯,甚至家長亦會主動資助子女進行「大整修」。

近年,美容及整形行業開始嘗試將減肥正面化,譬如不再標榜能夠在短時間内激減體重的減肥療程,轉移定位成體態管理療程。相較於以往的「做機」、「節食」式減肥,現在的療程更多著重於分析客戶的體質,以便設計合適的療程,譬如假如是因為懷孕而導致的脂肪積聚,使用 EmSculpt 效果就會比節食更顯著。找回健康的身形,已經是你最美的狀態。